中原大地,山川异秀。这里镌刻着五千年文明脉络,也蕴藏着地质人守护山河的赤子之心。我们深耕山水林野,践行报国使命;我们乘改革之势,再铸事业高峰。
2022年6月9日,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挂牌成立,由原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和原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两个单位合并组建,为省直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支承载着六十余载技术积淀与创新基因的队伍,以崭新的姿态,风鹏正举,迈步新程。
创·地质新貌
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现有在职职工75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40人,占职工总人数72%。其中,正高级工程师33人,高级工程师160人,工程师213人。持有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实验测试、水工环调查、水土污染修复、矿产综合利用等各类资质11大项20余小项,入选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检测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省级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和省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单位。
中心运行有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贵金属分析与勘查技术重点实验室)、4个省厅级科技创新平台(河南省矿物加工及生物选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中心、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豫北地热能清洁能源研究))。
践·地质担当
中心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地质局决策部署,以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实验测试、环境生态修复等主业为支撑,在服务大局中奋勇争先,展现河南地质新担当新作为。
冲锋在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扛稳扛牢主责主业。组建了河南地质应急救援队,在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设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站,联合院士团队攻关沿黄地质灾害防治课题,建设“河南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与提升工程,承担“河南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等中央财政项目,彰显了“省级队”作用。
创新引领,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25年3月,“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牌子成功恢复,作为地质实验测试金字招牌,中心拥有各类先进实验设备326台(套),取得岩矿测试、岩矿鉴定、选冶试验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认定资质,是国内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地质实验室。其最具代表性的痕量及超痕量金的化学光谱测定方法、铂钯超痕量分析技术、低品位金矿堆浸提金技术、率先建立的76种元素分析方法等,催生了一个个重大找矿成果。覆盖区金属元素活动态测量、金红石选矿、高纯石英提纯技术研究,将为我省优势战略矿产资源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厚植优势,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沿黄废弃矿山、铬污染场地、石油开采区、垃圾填埋场、尾矿库等率先实施了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调查、防渗改造和水土原位强化修复、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承担了多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独具特色的中央环保资金项目,成果被评为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为全国生态环境调查和污染风险管控提供了示范。
拓宽服务,打造地质融合发展新高地。中心积极响应“地质援疆”、境外矿产合作和局地战略合作号召,巩固发展阿尔及利亚深水井工程业务,开拓老挝、毛里塔尼亚、新疆、西藏服务地域,利用水工环调查、地热勘查、测绘、工勘、物探、地质实验、环境检测、农业检测、珠宝检测、饮用水检测、安全评价与检测等专业手段,全方位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住建、交通、应急等不同领域提供地质服务,实现“地质+”融合发展。
筑·地质未来
从“六小课堂”党员教育到“五个坚持”模范机关,我们以党建聚合力、促业务、转作风,发展步伐更加稳健。从“地质援疆”的壮阔天地到“一带一路”的广袤舞台,我们用实干诠释使命担当,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新时代新征程,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聚焦“两高四着力”,赓续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地质精神,奋楫扬帆,阔步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地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