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李桂苹 刘均均
通讯员:周强 叶茜
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河南省地质局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的灾害隐患”的主题,开展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展板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月12日,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地质局、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门前举办的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活动,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现场咨询。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协会的专家们以现场讲解、展板宣传、发放科普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答疑难问题。工作人员还别出心裁,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各类救援应急电话印在精心制作的小扇子上,发放给过往群众。一把小扇子既能乘凉,又能学习减灾救灾知识,很受群众青睐。
为提升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近日,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教授级高工张国建、高级工程师马晓蕾受邀分别到郑州、安阳、济源等地为地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讲解地质灾害临灾识别和防治知识。授课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基层一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指引。
为进一步提升河南地质应急救援队应急处置能力,5月9日上午,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与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原店镇联合举行“崤函应急·2025”三门峡市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河南省地质应急救援队队员身着红色地质服装,组成了监测预警组、巡查排查组、信息研判组等,他们手持无人机、激光雷达、激光扫描仪、机载倾斜摄影镜头等先进技术装备,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检测分析地质隐患信息、编制地质隐患治理方案等,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充分发挥所属13个地质灾害防治驻地工作站的技术支撑职能,连日来,100余名地质工作人员,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展览、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地质科学和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使“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基层群众心中。同时他们指导社区、学校、企业制定应急预案,把防灾减灾方法精准送到社会最基层,提升基层防灾减灾实战水平,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5月10日,星期六,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首席专家、中心总工程师王鑫并没有休息,他来到新乡市辉县市郭亮村,配合河南电视台录制专家访谈栏目,他结合辉县郭亮的地质地貌,介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发育特征及临灾征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解密了郭亮村村民悬崖上的“生存智慧”。宋鹏等10多名新一代地质人员在郭亮悬崖峭壁广场,头戴面具,化身“哪吒”“敖丙”等角色进行表演,录制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微视频,他们以风趣幽默的顺口溜告诉人们如何识别和防治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此外,防灾减灾周期间,在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同步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栏,推送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图文、音视频等宣传材料,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应对灾害事故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常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